葡萄工具包
下载源码 SSL证书 找色差 聊天室 影视导航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关于鄂温克族介绍:

鄂温克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。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,鄂温克族人口约为3.46万人,其中超过80%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,包括鄂温克族自治旗、陈巴尔虎旗等地,其余分布在黑龙江省的讷河市等地。鄂温克族的自称意为“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”,这一名称深刻反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。历史上,鄂温克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,最初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,以渔猎为生。在北魏时期,他们被称为“室韦”,随着朝代的更迭,其名称和分布区域也发生了多次变化。在辽金元时期,鄂温克族逐渐融入中央政权的统治体系,与鄂伦春族、蒙古族等民族共同生活。鄂温克族的文化特征鲜明,尤其以驯鹿饲养和狩猎技艺闻名,被誉为“使鹿部落”。驯鹿不仅是他们的交通工具,还提供了食物和衣物,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。传统的树屋建筑和适应森林环境的生存方式,也体现了鄂温克族对自然的尊重与依赖。

鄂温克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,既有独特的语言和宗教信仰,也有丰富的节日和艺术形式。语言方面,鄂温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-通古斯语族,分为海拉尔、陈巴尔虎和敖鲁古雅三种方言,但该语言目前濒危,大多数鄂温克人使用汉语或蒙古语进行交流。宗教信仰上,鄂温克族主要信奉萨满教,崇拜自然神灵,如火神“托拉嘎”、山神“白那恰”等,萨满在祭祀和治病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。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包括瑟宾节、米阔鲁节等,其中瑟宾节是民族节,人们会举行赛马、摔跤、歌舞等活动,并祭祀山神,分享传统食物“瑟宾宴”。米阔鲁节则是牧区的丰收节,人们为马匹烙印、剪鬃毛,并围篝火跳“努日给勒舞”。鄂温克族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,如“努日给勒舞”通过欢快的舞步和节奏表达生活的喜悦,而“扎恩达勒格”则是即兴山歌,抒发对自然的热爱。手工艺方面,鄂温克族擅长制作桦树皮船、皮毛服饰等,这些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展现了鄂温克族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审美情趣。

返回目录
关于本工具介绍:

1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共有56个民族,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。这些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,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、语言和传统。

2、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,各民族在语言、信仰、习俗等方面的多样性,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
2、本工具介绍了中国56个民族在全国的分布,以及各民族的介绍。

3、注意:本工具的数据来自网址整理,如有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